校训:做人以立品为先 读书以潜心为要
尊敬的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早上好!
我是来自高二(13)班的高倩茹。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“如何上名校”。
名校,是莘莘学子十数年寒窗的一个阶段性目标,是无数个日夜里“书卷多情似故人,晨昏忧乐每相亲”的动力所在。私以为,想要达成进入名校的目标,需具备以下三个方面。
一曰勤奋。宋代的刘克庄有诗曰:“诗非易作需勤读,琴亦难精莫废弹”,苏轼亦曾言:“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勤奋这一优秀品质的重要性,自然无需多加赘述。没有“三更灯火五更鸡”的孜孜不倦,何来“春风得意马蹄疾”的意气风发?刷不完的教辅,写不完的试卷和一场接一场的测验代表的不仅仅是劳累与辛酸,更是梦想与远方。唯有以笔代刀枪,视题海如战场,用勤奋的拼搏取替茫然的徘徊,我们才能拥有更好更灿烂的未来。
二曰方法。欧阳修云:“任其事必图其效;欲责其效,必尽其方。”好的学习方法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,但好的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。也许你曾听过无数成功者侃侃而谈,也曾浏览过数不尽的“学霸套路”,但你终究会发现,只有在众说纷纭中摸爬滚打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,才能踏上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。一如那句广为流传的“文科重在背,理科重在练”,也只有在经过实践的检验后才会发现事实不尽相同,比如奇多的化学方程式,比如转着圈忽悠你的地理选择题。而解决这所有的一切,都要依赖你用顺藤摸瓜式的执着换来的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。
三曰热爱。“热爱可抵岁月漫长”,也有着支撑少年在黑暗里踽踽独行的力量。你可以将它当作定海神针,在漫漫题海里守住少年初心的定海神针。也许高中三年真的很多时候枯燥难熬,成打的试卷上密密麻麻的试题也会在某些时刻令你心烦不已,但假若支撑你前行的是热爱,那这所有的艰难都会变得可爱几分。无论是低谷不前,还是一路高歌,热爱都能为这岁月添彩。当然,“热爱”具体会是什么又因人而异,可以是理想的职业,也可以是梦寐以求的名校。
“勤奋+方法+热爱”当然不是名校的通行证,但也少不了它的可取之处。你要坚信,你熬过的夜,吃过的苦,最终都会化为七月的那封通知书。不要停止奔跑,不要回顾来路,来路无可眷恋,值得期待的只有前方。愿来年六月,同学们如将士收剑入鞘般骄傲地合上笔盖,奔向名校,奔向属于自己的远方。
我的发言完毕,谢谢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