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训:做人以立品为先 读书以潜心为要
岁月不居,时节如流。一晃我进入一中已十二年时光。在这个荣辱与共的集体中,我们同呼吸,共命运,共同承载着世人对一中的评价。不论是身在平凡的教辅岗位,还是孕育希望的三尺讲台,我们在不同的岗位践行“一中人”的责任,展现“一中人”的风采。
从办公室伊始,每天接电话、接来访、大小会议安排、文件上传下达、新闻稿件起草、晚上周末值班……每个人都忙碌而乐此不疲,因为那里是一中的窗口,让我油然而生对“一中人”身份的敬畏。
来到图书馆,每个工作人员上下班自觉自律;每天打扫卫生、整理书架、办理借还手续、摆放好阅览室书刊、装订报刊杂志,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是我最初的印象;之后对当时馆藏五万册图书书标、条码全部用宽胶带进行加固,全人工重新上架整理,对这项浩大的工程全体人员用不折不扣、加班加点完成予以回应;为了做好新书选购工作,我们放弃了商家提供的馆藏图书目录,逐本精选每一本书;为了新书尽快上架,图书馆一班人很快总结出了清点-拆书-盖章-贴条码-分类编目-打书标-贴书标-胶带加固-上架这一整套的工作流程;对图书进行重新整理,人工搬运两万余册图书到三楼储藏室,清空一间借阅室放置新书,实行开架式管理是大家任劳任怨、齐心协力完成的另一项浩大的工程。长期以来,图书馆每个成员用恪尽职守诠释着“一中人”的责任心。
而在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是用心工作的“一中人”:当课程发展处连夜加班扫描试卷的时候,“道虽迩,不行不至;事虽小,不为不成”其实是课程处对每次改革、每次考试、每次检查不折不扣落实的写照;当学生与德育发展处每天早上六点在校门口值班迎接学生的时候,那是“但愿苍生俱饱暖,不辞辛苦出山林”的关爱之举;当中午十二点半看到后勤科发布的学生已全部就餐完毕的照片时,这是以实际行动践行“心中有学生,一切为学生”的初心和使命;当听说信息中心每次利用午休或周末维修班级电脑的时候, “虚怀千秋功过,笑傲严冬霜雪.一生宁静淡泊,一世高风亮节” ,不知还有多少这样默默奉献的一中人;当听到班主任每天坐在教室陪着学生,到了晚上十点还在查寝的时候,这是日复一日的敬业,“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”;当学校领导分批走进各初中开展宣讲动员,三顾茅庐留住优秀生源的时候,我想,“动人以行者,其应必速”,汉寿一中的招生情况必将一年胜似一年;当我听到彭筱璇老师、张玉超老师获得市级教学奖励的时候,这是“小荷才露尖尖角”;当王云艳老师将学困班带出耀人成绩的时候,那是她不放弃不抛弃不言弃,才能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;当张美红老师获得“帅孟奇教育突出贡献奖”、连双刚老师获得“翦伯赞教育突出贡献奖”、田亚玲老师获得“特级教师”荣誉的时候,我钦佩他们“俯首甘为孺子牛”,用一支粉笔写就人生的轨迹,三尺讲台留下辉煌的乐章;当我看到这几年都有学生高考成绩达到全省单科万分之一的时候,我不禁感叹“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”;当看到微信朋友圈刷屏,今年高考2名学生考上北大的时候,我们感于天道酬勤,“有志者事竟成”,大家在群里放烟花点爆竹的时候,是掩不住“春风得意马蹄疾”的群情激昂;当我们看到胡校长手持“高考名校录取奖”100万元站在领奖台上、当徐爱兰老师、陈兰老师、连双刚老师等站在领奖台上领取高考特别贡献奖的时候,台下那或含泪、或惊羡、或钦佩的目光,饱含一中人对崛起的追求、希望和坚定, 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”应该是每个人的心里话。
这就是我们一中人。顺境中我们持之以恒地奋进,逆境中不畏缩,不退缩,披荆斩棘,携手共进。上下同欲者胜,同舟共济者赢。新的领导班子,将带领我们大家共同走向新的征程,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。一中的明天必将会更加美好!